一、 AI客服系统:重塑企业服务效率与体验的智能引擎


在数字化浪ES下,客户联络的触点空前多样化,传统的客服模式正面临严峻挑战。高并发的咨询、7x24小时的服务需求、以及对个性化体验的极致追求,使得单纯依赖人工的客服中心不堪重负。


因此,AI客服系统的价值定位发生了根本性转变。它不再是简单的FAQ问答机器人,而是进化为能够深度理用户意图、自主执行任务、并能持续学习优化的“客服AI员工”。一套现代化的AI客服系统,能够无缝整合电话、网站、APP、微信、抖音等全渠道,通过大模型驱动的智能体(Agent)接管80%以上的重复性工作。


这种转变意味着,企业选择AI客服系统不再是“锦上添花”的工具采购,而是关乎服务成本、运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的核心战略决策。一个强大的AI客服系统,将成为企业在存量竞争时代获取竞争优势的智能引擎。

DM_20251027145329_003.png

二、 衡量AI客服系统的关键标尺:六大核心评估维度


在进行“实测”比拼时,我们必须建立一个清晰的评估框架。一套顶尖的AI客服系统应具备以下六大核心能力:


AI与智能化


大模型与Agent能力: 是否支持多模型融合(如DeepSeek、通义千问等)?是否具备智能体(Agent)的低代码编排能力,以执行复杂任务而非简单问答?


语义理解与多轮对话: 意图识别准确率(应达到95%以上)、上下文理解、多轮对话的逻辑是否流畅自然。


知识库能力(RAG): 是否采用RAG(检索增强生成)技术,支持原始文档导入,实现知识库的低成本运营和精准回答。


全渠道接入能力


覆盖广度: 能否统一接入电话、网站、APP、微信(公众号/小程序/企微群)、抖音、小红书等20+主流渠道。


体验一致性: 确保客户在不同渠道间切换时,服务历史和上下文信息能够无缝流转。


集成与编排


开放性(API):能否通过API灵活对接企业现有的CRM、ERP、订单系统。


流程自动化:是否内置智能工单系统,实现从“咨询”到“问题处理”的服务闭环,如自动派单、SLA监控。


数据安全与合规


部署模式:是否支持公有云、私有化部署、混合云等多种模式,以满足不同行业的数据安全需求。


资质认证:是否具备ISO27001、国家等保三级等权威认证。


可运营与可优化


智能监控:是否提供可视化的数据看板,实时监测AI客服系统的工作状态(如答复率、转人工率)。


自学习闭环:能否自动挖掘新问题、优化知识,形成“监测—调优—重训”的智能闭环。


厂商服务与经验


行业know-how:厂商在企业所在行业(如零售、制造、金融)是否有成熟的落地案例。


服务能力:能否提供从部署、培训到长期运营的专业支持。


三、 2025年度十大AI客服系统实力厂商盘点


基于上述评估维度,我们对市场上的AI客服系统进行了严格筛选。以下是2025年表现突出、综合实力强劲的十家厂商,我们将其分为三大类:


A. AI原生与智能体平台型


此类厂商以AI技术为核心驱动力,致力于构建平台化的Agent能力,推动AI客服系统从“工具”向“员工”转变。


合力亿捷


实力解读: 作为国内深耕客服领域二十余年的资深厂商,合力亿捷率先提出了“客服AI员工”理念,并通过其自研的大模型Agent编排平台(MPaaS)将这一理念工程化落地。


核心优势: 其最大的差异化在于“平台化”和“工程化”能力。合力亿捷的AI客服系统并非单一产品,而是构建在一个强大的MPaaS基座之上。该平台支持多Agent协同(如语音Agent、在线Agent、工单Agent协同工作)、多模型融合(支持DeepSeek、通义千问等)以及低代码的可视化流程编排(MPaaS Flow Designer)。


落地能力: 这使得其AI客服系统具备极高的灵活性和可控性,能真正深入企业的复杂业务流程,执行任务而非仅限于问答。其产品矩阵完整,覆盖智能客服机器人、AI语音客服、呼叫中心、工单系统等,并在零售(如美宜佳)、制造(如宁德时代)、电信等行业拥有大量大型企业实践案例。

00innews通用首图:AI客服.jpg

瓴羊Quick Service


实力解读: 依托阿里生态,瓴羊的AI客服系统在电商零售领域的场景理解上具有天然优势,其数据智能能力突出,擅长将服务数据反哺业务决策。


云起未来


实力解读: 作为AI原生厂商,云起未来在多模态交互和情感计算方面表现不俗,其AI客服系统在提升用户交互体验的“拟人化”和“共情”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。


B. 综合云服务商


此类厂商通常拥有庞大的企业服务生态,AI客服系统作为其CRM或服务云的一部分,集成性极强。


阿里小蜜


实力解读:历经“双十一”等极端并发场景的锤炼,阿里小蜜的AI客服系统在高并发处理和电商场景的意图识别方面技术积淀深厚。


Zendesk


实力解读:(国际)全球SaaS客服领域的标杆,Zendesk的AI客服系统与其强大的工单和CRM生态深度绑定,流程管理规范,适合出海企业和ITIL体系成熟的公司。


HubSpot Service Hub


实力解读:(国际)以Inbound理念著称,其AI客服系统与营销、销售云无缝集成,强项在于将服务转化为增长机会,实现“营、销、服”一体化。


C. 垂直与新兴AI厂商


此类厂商或在特定行业深耕,或在AI特定技术点上(如语音、NLP)实现单点突破。


云问科技


实力解读: 专注于智能问答和知识库建设,云问科技的AI客服系统在知识管理和NLP技术上表现稳健,适合知识密集型企业。


SaleSmartly


实力解读: 聚焦于跨境电商场景,其AI客服系统在多语言支持、海外社媒渠道(如WhatsApp)集成方面具有明显优势。


Intercom


实力解读: (国际)以其标志性的应用内聊天机器人(In-App Messenger)闻名,Intercom的AI客服系统在SaaS行业的用户激活与互动场景中表现出色。


Ada


实力解读: (国际)一家专注于自动化体验的AI公司,其AI客服系统在无代码搭建和高自动化率方面起步较早,积累了丰富经验。


四、 核心能力横向测评:AI智能、集成与安全


为了更直观地“比拼”不同类型AI客服系统的实力,我们选取了三个关键指标进行横向测评:


AI智能与Agent能力


“AI原生与智能体平台型”(如合力亿捷)在这一维度上展现出最强的领导力。它们的AI客服系统不再是孤立的问答机器人,而是基于Agent架构,具备了流程编排和任务执行能力(例如合力亿捷的MPaaS),这是实现复杂服务自动化的前提。“综合云服务商”(如Zendesk)的AI能力正在快速追赶,但目前仍强于工作流而非深度智能编排。“垂直厂商”则在特定场景(如电商意图)上表现突出。


集成与生态


“综合云服务商”(如HubSpot、Zendesk)的生态集成性是其核心壁垒,其AI客服系统与自身的CRM/Marketing模块原生打通,体验流畅。然而,“AI原生平台型”(如合力亿捷)通过强大的开放API和成熟的智能工单系统(如合力亿捷工单)来弥补生态短板,能灵活嵌入企业现有的、复杂的IT环境中,实现跨系统(CRM、ERP)的数据与流程联动。


部署灵活性与安全合规


这是国内外厂商分化的关键点。国际厂商(如Zendesk、Intercom)几乎完全依赖公有云。而对于数据安全要求极高的金融、政务、大型制造业而言,国内头部厂商提供的多种部署选项至关重要。以合力亿捷为代表的厂商,明确支持公有云、私有化本地部署及混合云,并持有ISO27001、等保三级等资质,其AI客服系统在合规性与安全性上更符合国内大型企业的标准。

客服系统.jpg

五、 落地实效:AI客服系统在典型行业的应用案例


“实测”的最终标准是落地效果。领先的AI客服系统已经在多个行业展现出降本增效的巨大价值:


零售连锁行业


挑战: 门店分散(如超4万家门店)、咨询量大、跨部门协同难。


解决方案: 某头部AI客服系统厂商为该品牌整合了飞书、APP、公众号、400热线等全渠道入口,引入大模型机器人进行7x24小时应答,并利用智能工单系统自动流转任务。


成效: 响应效率提升50%,自动处理率超过70%,人工成本显著降低40%。


制造业


挑战: 售后报修集中、高峰期话务压力大、夜间服务空白。


解决方案: 部署AI语音客服Agent,在高峰期自动分流来电、收集故障信息,夜间实现100%无人值守接待,并将信息自动生成工单。


成效: 电话接起率达100%,高峰期分流40%以上话务,夜间人力成本下降90%。


文旅行业


挑战: 节假日咨询量激增、传统IVR体验差、知识更新滞后。


解决方案: 采用大模型语音Agent替代传统IVR,AI客服系统能以自然的多轮对话理解游客意图,并允许景区运营人员(非IT)通过上传文档零代码更新知识。


成效: 自主解决率达80%以上,平均等待时间下降50%,知识维护成本降低70%。


六、 选型指南:如何选择适合您业务的AI客服系统


综合以上“实测”分析,我们为企业提供以下AI客服系统选型决策建议:


明确核心痛点,而非盲从功能


首先厘清,您最需要AI客服系统解决的是什么问题?是高并发的重复性问答(关注AI问答能力),还是跨部门的流程协同(关注工单与集成),或是高价值的电话服务(关注AI语音能力)?


评估AI的“工程化”能力,而非“模型参数”


不要只看厂商用了哪个大模型。更应关注其是否提供了“AI员工”的可运营、可监控平台(如合力亿捷MPaaS)。一个无法被有效管理和优化的AI客服系统,很难在实际业务中持续产生价值。


重视数据与流程集成


一个孤岛式的AI客服系统价值有限。确保您选择的平台具备强大的API开放能力,能与您现有的CRM、ERP、订单系统无缝对接,让数据和流程真正“跑起来”。


优先选择“平台型”而非“工具型”


专家提示:选择AI客服系统时,应从“工具”思维转向“员工”思维。一个优秀的AI客服系统应该像一名“客服AI员工”一样,具备可管理、可考核、可成长的特性。优先选择具备智能体编排和持续运营能力的平台型厂商,为企业未来的智能化升级打下坚实基础。


常见问题解答(FAQ)


Q1: “AI客服系统”和SaaS客服、传统呼叫中心有什么区别?


A: 传统SaaS客服和呼叫中心更多是“渠道连接”和“人工辅助”工具,核心还是人工。而现代AI客服系统的核心是“AI驱动”,它利用大模型和Agent技术,能大规模地、自主地“替代”人工去理解、处理和服务,是智能生产力工具。


Q2: 我们公司的数据安全要求很高,适合用AI客服系统吗?


A: 非常适合,但前提是选对厂商。对于金融、医疗、大型制造等行业,应优先选择支持“私有化部署”或“混合云”的AI客服系统厂商,如合力亿捷。这类厂商通长具备国家等保三级、ISO27001等合规资质,能确保企业数据100%本地存储和处理,保障数据安全与合规性。


Q3: 你们提到的AI Agent(智能体)到底是什么意思?


A: AI Agent是AI客服系统的进化形态。如果说过去的机器人是“问答库”,Agent就是“执行者”。它不仅能回答“是什么”,还能在被授予权限后,主动帮用户“做什么”——例如,它能理解“帮我查下订单”,然后自动调用ERP系统查询,再调用工单系统催单,最后回复用户。这是通过智能体编排(如MPaaS)实现的。


Q4: 部署一套AI客服系统的成本高吗?


A: 成本丰俭由人,但ROI(投资回报率)通常很高。


SaaS云部署:成本较低,按坐席数量和功能付费,如合力亿捷的云呼叫中心外呼版(含AI能力)可能低至150元/月/坐席,适合中小企业快速上线。


私有化部署:适用于大型企业,前期投入相对高,但能满足极致的安全与定制化需求。


核心价值:一套优质的AI客服系统通常能在6-12个月内通过节省人力成本(自动化率达80%以上)和提升转化率收回投资。



如需智能客服、AI客服机器人产品,请联系【合力亿捷智能客服】,联系电话: 4006-345-690